电力
线路初设|优化选线|平断面数据采集|优化排杆|数字化移交|电力巡线|线路三维资产管理|优势特点|成功案例
新建线路可以采用机载LiDAR提供的高精度测量数据,通过电力行业GIS系统融合进行优化选线、平断面测量、排杆、数字化移交等,实现新建线路从勘测设计到移交后资产管理的一体化,从而解决设计与运行管理数据无缝交接,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项目投资。
已建线路可以采用机载LiDAR进行巡线监测,实现对线路的三维重构,恢复线路走廊三维基础地理数据、地表附着物(树木、建筑等)、线路、杆塔三维位置和模型,辅以线路设施设备参数录入,实现线路走廊资产全数字三维可视化管理,还可以应用于输变电所、电源站等电网的资产数字化管理。
机载LiDAR技术能为用户提供分辨率优于0.2米的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和等高线,可直观查看地物地貌,从图上读取平面和高程信息,设计方在室内即可以对全线的地物一目了然,包括沿线的经济作物普查、用地估算房屋拆迁等方案设计。
机载LiDAR系统提供了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激光点云数据,将LiDAR数据录入优化选线专业软件平台,通过采用独有的空间数据引擎,将LiDAR海量的空间数据进行压缩、存储、管理、索引、快速调度,结合二维地图、平断面图、三维地图多种视角,将野外线路周围的三维实景搬到室内,让设计人员能够“左顾右盼”、“粗细兼顾”,考虑地形、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设计,并输出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成果,大大减少输电线路设计方案改线。
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三维优化选线
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三维优化选线
利用机载LiDAR技术提供的高精度的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激光点云数据等成果,基于给定的基本参数,结合专业软件可以自动进行断面数据采集化。
利用机载LiDAR技术提供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平断面数据、影像数据、激光点云数据等进行优化排位工作。
排杆定位是输电线路设计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排杆定位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同时,由于排杆定位涉及的内容又相当多,大多为推断、逻辑判别,不易控制,是输电设计的难点。人工排杆定位大多靠经验来选定杆塔的放置点,然后用模板和其它技术条件去校核它以保证技术上可行,但对造价就无法做精确控制了,因为造价与杆塔的数量、杆塔的形式、基础的处理形式、绝缘子串的价格有关,特别是在不同的位置放置不同的杆塔对工程造价影响颇大。
根据标准规范,实现新建线路勘测设计成果和施工资料数字化移交。通过专业服务系统,可将设计用的基础资料,诸如基础测绘资料、激光雷达线路走廊、设备设施信息、线路与铁塔三维模型等数据与信息进行一并移交,移交后业主即刻拥有一套针对线路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设计与管理的无缝交接。
可以采用机载LiDAR技术对已经建好的输电线路进行巡线监测。根据LiDAR系统提供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激光点云数据,结合专业软件可以自动进行危险点检测。检测离电力线设定距离(空间距离或垂距)范围内的所有危险点,并可直接定位,自动调出该位置的激光数据和影像数据。同时可以提供危险位置的塔号、电力线序号及与其距离、空间坐标等信息。
危险点自动检测与定位 结果输出
通过机载LiDAR技术,能精确采集铁塔、电力线、植被、建筑物、地表激光点,建立铁塔三维模型、线路弧垂,模拟植被高度,危险点检测等,通过相关的3D GIS平台,实现对电力线路走廊的资产管理、模拟分析等功能。建立并实现走廊资产管理三维可视化管理。提高线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领导指挥、分析和决策提供强力支撑。
线路三维资产管理
与传统测量方法比较,机载LiDAR技术用于电力行业的突出特点和显著进步有:
1.作业环境的适应范围更广。尤其对于植被茂密以及无人区,传统立体航测由于无法布设像控往往无法进行,人工外业工测也是很难进入,但对于机载LiDAR而言,则无须此顾虑;
2.测量精度更高。尤其是对于植被覆盖较多地区,由于激光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够获取到更高精度的地形表面数据,航空摄影测量作业方法需要作业人员估计树高,方可获取到地形表面数据,因此其测量误差较大,尤其是高程精度;
3.线路设计及线路三维资产管理效率更加精确,工程投资精细控制,有效减少森林砍伐、农田占用以及房屋拆迁等,最大限度避免线群矛盾。高精度DOM数据、DEM数据以及激光点云数据的支持,使得对地形地物的判读、空间信息的量测与获取更加准确和便捷,诸如房高、树高以及塔高等信息可借助激光点云数据方便地自动提取,有利于在选线过程中对一些重要地物的避让,譬如公路、村庄、规划区、庙宇、榕树、矿区等,设计人员能够更加精确细致地进行路径选择、平断面数据采集和优化排杆,更加精细地控制工程投资;
4.线路设计及线路三维资产管理效率更高。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更高,无须进行航外业像控测量。三维场景更加逼真,可方便进行全线漫游以及多视角观察,便于设计人员从整体上把握线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