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就捐赠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答记者问

内容来源:中国测绘宣传中心网站编辑:发布时间:2014-09-25


922日,中国政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捐赠最高分辨率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

记者:为什么联合国需要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为什么潘基文秘书长说这一慷慨捐赠非常及时?

李朋德:多年来,国际社会一直缺少一张全面、高精度反映全球自然,经济、社会变化的数据集、覆盖图。联合国也在推动全球持续发展时,缺乏可靠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支撑工具。迄今国际上有美国和欧盟完成了分辨率为1000米和300米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但其精度和分辨率较难满足全球变化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应用的需求。

中国研制的全球30米地表覆盖数据,定性定量地描述地球表面物质分布及变化,做到了将地表覆盖状况无缝表达,提供了一张基本底图,这填补了国际空白,对联合国的全球治理具有极高战略意义和价值。

目前联合国正在组织制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特别急需科学依据与信息支持。这次中国提供的30米地表覆盖数据提供了过硬的全球地理数据和先进信息平台,联合国将利用该平台进行环境问题、扶贫问题、人道主义援助、粮食安全等方方面面的研究分析。世界各国在这一平台上,共享数据,参与开发应用、完善更新。因此,潘基文说这一捐赠非常及时。

30米地表覆盖数据是上千名中国科技人员历经数年持之以恒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这一成果无偿捐赠给联合国使用,并由联合国向各成员国、联合国系统机构和国际社会免费提供使用,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国责任担当。同时,我国为世界奉献出具有极高科研价值的前沿数据产品,体现了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从一般性主导到实质性支撑的重要突破。

记者: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与我们从网络地图平台上看到的地理信息有何不同?

李朋德:地球表面覆盖着耕地、水体、人造覆盖、冰雪等多种不同自然属性和特征的物质类型,其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地球表面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随时间变化反映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们从天地图等多种网络地图平台上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地表信息,但是全球土地覆盖面积到底有多少?水体覆盖有多少?全球植被覆盖有多少?每个国家耕地面积又有多少?这些地表类型10年间的变化又是什么,一般地图网站不能提供,而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不仅能提供直观的地表覆盖空间分布和变化信息,还能通过空间统计获得地表覆盖类型的统计和变化量,从而以定量方式获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

记者:国际上目前有6套由欧美国家研制出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与欧美数据相比,我国研发的数据有何特点?

李朋德:一是高分辨率。相比欧美国家1000米和300米分辨率产品,我国研发数据的分辨率分别提高了33倍和10倍。30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是对全球地表覆盖描述最清晰准确、数据量合理、应用最广泛的尺度。二是高精度。数据成果经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精度评估表明,分类精度达到83%左右,远高于已有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三是高关注度。研制全球高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一直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目标,但这是一项大型过程,不是一般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单独完成。因此我国的高精度全球地表覆盖制图项目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国外的高度关注,相关国际机构一直紧密跟踪项目进展,也迫切希望共享数据。

记者:我国研制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与全球分享的价值何在?

李朋德:只有全面共享、深入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应用价值。为此,我们向联合国捐赠全套数据,并合作开展国际化的技术支持以及人员培训等后续服务。数据成果通过联合国平台向国内外提供共享与协同服务,可以带动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数据持续得以验证、维护、更新和精化,实现更深层次的应用,为将来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和地理世情分析提供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持。

记者: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对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朋德:共享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对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是可以减少气候模式系统的不确定性,提高模式预测的精度与信度。二是可以提高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分析的科学性,有助于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机制。我国研制的30米地表覆盖数据可以更精确地反映森林、城市、草原、湿地等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分析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可以促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共享发布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可以联合更多国家、国际组织和国外机构共同开展务实合作研究,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工作。

记者:中国当前正在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与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有何内在关系?

李朋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调要全面掌握地理国情国力、科学制定政策措施。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以全面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现状,分析变化规律,形成权威的地理空间信息决策支持环境,从而为各类普查和统计分析提供统一的地理位置,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精准化。中国把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捐赠给联合国,是为国际社会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支持,促进全球治理能力的精准化。中国将加强地理国情普查监测经验分享,协作推动地理信息技术创新,以推动全球地理大普查的开展。

记者:如何获取到30米地表覆盖数据?数据是否收费?中国是否有持续更新30米地表覆盖数据的计划?

李朋德:按照科学数据共享惯例,30米地表覆盖数据通过网站供用户进行申请和下载,一般不提供介质分发。数据对科学研究和公益性应用不收取费用,如用于商业目的,需要与该数据所有者的中国管理机构协商。我们计划持续开展数据的更新工作,比如全球范围的精度验证、数据分类的细化等。

记者:如何理解83%这个精度指标?精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吗?

李朋德:数据整体精度为83%,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精度有所差异。目前这个精度是在全球尺度上、基于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最好精度。数据精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但需要大量的野外实地验证,这离不开各个国家测绘部门和科学家们的通力合作。

记者:30米地表覆盖数据是利用哪些遥感卫星影像制作的?生产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工作量大吗?如何发挥中国遥感卫星的作用?

李朋德:30米地表覆盖数据主要利用了美国的陆地卫星影像和中国的环境减灾卫星影像。

生产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处理除有技术难题外,工作量也非常巨大。例如,现有的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国(区域)的30米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仅覆盖了世界陆地部分面积,在生产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中国将这个尺度实现了全球覆盖,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为了完成30米地表覆盖数据的研制,中国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团队,4年来超过500人参与了此项工作,其中4年一直专门承担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达到160人。

我国的遥感和测绘卫星研制取得了很大突破,无论是资源三号还是高分一号,获取影像的分辨率都远高于目前30米地表覆盖数据所用的卫星影像,还有更多的遥感卫星具备了获取全球影像的能力。由于我国卫星的国际化接收体系还不健全,现在数据的覆盖度还不能满足全球范围的要求,但可对我国和周边及其他局部地区开展更高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提取。随着我国对地观测能力的提升和成果的积累,依据中国遥感卫星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一定会早日形成。

记者:中国出于什么目的生产30米地表覆盖数据?是否已着手开展全球测图工作? 30米地表覆盖数据生产中是否开展了国际合作?

李朋德:主要是为中国科学家开展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考虑到此类数据在其他领域有广泛用途,所以决定向全球科研机构和公益性组织开放共享。全球尺度的科学研究需要全球的各种数据与信息,中国愿意与各国和国际组织合作,充分利用中国的对地观测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基础科学数据。30米地表覆盖数据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主要包括技术交流、资料共享、精度验证等方面。


与我们联系

  •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宁西街创立路5号
  • 电话:020-87032802 020-37203815
  • 邮箱:xz@gzjtch.com

微信小程序